成都爱游戏平台app下载-专注窗饰与地毯!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15982133335

成功案例
联系我们

成都总部:15982133335  

邮编号码:611930   

爱游戏平台app下载邮箱:626916283@qq.com  

爱游戏平台app下载地址:成都彭州市华贸工业园区A区27栋

成功案例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成功案例 >
安徽丰原生物材料首条聚乳酸地毯问世

来源:爱游戏平台app下载    发布时间:2024-04-18 22:52:51

 

  近日,由安徽丰原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聚乳酸地毯成功上市。据悉,这也是全球第1块聚乳酸地毯。

  据企业负责的人介绍,该地毯具有环保、无毒、抑菌、抗螨、难燃等优点,不仅适用于酒店、会所等场所,用在政府、企业、家居装饰等方面,更是既华丽又安全,给用户更好的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娱乐、办公与生活环境。

  1月16日,在中纺联2018年度工作总结大会之际,举行了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向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捐赠200万元人民币的捐赠签约仪式。由中产协副会长李桂梅与纺织之光常务副理事长叶志民完成签约。

  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是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起成立,旨在推进纺织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人才成长和产业升级,建设现代化纺织强国的基金会。

  基金会多年来积极奖励在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科学技术进步、提高行业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奖励在产业用纺织品专业领域的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发挥他们在全行业的典型和引导作用。同时,基金会多年来还持续支持一些对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有重大影响的基础性科研项目和行业科技成果推广工作,与中产协多次共同组织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专场科技成果推广活动,对于促进行业科技成果转化、搭建行业新技术交流平台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产协此次捐赠,将进一步促进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科学技术进步、履行协会社会责任,推动纺织之光在产业用纺织品领域的支持与对接。

  新年伊始,全国各省、区、市陆续进入地方两会时间。纺织行业地方表、委员们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哪些建议和意见?《中国纺织报》记者对此进行梳理发现,优化营商环境、国际化人才环境建设、一线职工职业教育培训、纺织行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纺织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等成为关注的焦点。

  走在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前端的深圳市,近年来努力打造国际化时尚之都的新标签。多年来深耕时尚领域的深圳市政协委员、艺之卉时尚集团创始人赵卉洲今年提出,打造良好的国际化人才政策环境。利用深圳高校平台与国际知名院校建立课程合作平台,创新建设国际化人才机制环境,建立灵活的国际化人才追踪机制、研究中心,加强与海外人才猎头合作,保障企业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

  赵卉洲认为,锻造国际化品牌需要时间的沉淀,作为企业家,应该沉淀品牌文化,提炼品牌价值,身体力行为中国品牌代言,不遗余力让世界看到中国品牌的力量,培育让我们消费者信赖的中国品牌。

  我国纺织行业迈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建设。长期奋战在一线的纺织技术工人,河北省人大代表、石家庄常山恒新纺织有限公司品质部部长魏倍倍建议,逐步加强对职工“订单式”培训和加大职工培训经费投入。

  在长期工作和调研中,魏倍倍发现,近几年纺织行业招工难、留人难的问题很突出。尤其是老员工流失导致经验、技术流失,人员流动性大会直接影响企业产品质量稳定,进而影响企业经济效益。“这样的一种情况不仅存在于纺织大规模的公司,在中小企业也十分突出。”在他看来,企业要想留人,培训细化必不可少。除了创新培训方法、成立创新工作室、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外,还应根据不一样的层次职工的实际的需求,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和个人意愿相结合的原则,组织并且开展培训,这样才可以调动职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进而达到职工进步、公司发展的目的。

  魏倍倍了解到,虽然一些企业对于开展技能培训的积极性很高,技能培训开展也比较到位,但因为某些原因在职工薪酬提升方面没有明显改变,导致职工对接受技能培训的热情不高。对此他建议,一方面,有关部门应对社会培训机构进行筛选,对于有条件、有能力的培训机构进行重点扶持;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奖励力度,既要物质、精神方面给予奖励,也要在社会层面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宣传力度,营造崇尚技能、崇尚学习的氛围,在全社会特别是一线职工中掀起重视培训的热潮。

  同样把目光聚焦在人才队伍建设上的还有湖北省人大代表、际华三五零九纺织有限公司布机车间总教练张琴,她建议:有关部门及企业应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加速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

  纺织行业是我们国家的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企业,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在纺织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企业要更多的知识型人才。张琴认为,所谓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并不仅停留在提高收入这一层面,更是要让技术工人成为受社会尊重的群体。对此,政府应出台相关激励政策,让技术人才感觉自己“有奔头”,长此以往,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才有保障。

  这几年,为了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转型升级,我国政府部门出台了不少政策。近日,新华社刊发的一篇题为《好政策更要让企业接得早、用得好》的署名文章指出,政策效能如何,关键看执行。世界银行在最新版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对我国政府部门的工作作出了积极的客观评价,但也要看到,在一些基层,政策落实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导致政策落实打折扣。

  对此,浙江绍兴市政协委员、富润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赵林中在今年的绍兴市两会上呼吁,企业要讲诚信,政府更要做诚信的典范,出台的优惠政策要落地落实,不要成为“玻璃门”、“弹簧门”,不能“新官不理旧账”,从而打造更优营商环境,切实增强企业获得感。政策千条万条,不落实就是“白条”。譬如,还在攻关、建设之中的项目,却要收回有限的科研补贴,能算是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吗?

  他进一步分析说,营商环境作为“软实力”,需要“硬措施”的保障。如对行业集聚、整治方面,不要搞“一刀切”,硬生生把生产环节割裂开来,这不符合实事求是和科学发展理念。

  同时,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需要加强政府与企业的互动。“亲”、“清”政商关系是一个地方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志,既不能庸俗化,也不能过于刻板,而是有礼有节,有利工作。日前,青岛市出台《关于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意见》,明确了新型政商关系的内涵,完善了政商联系沟通机制,希望更多地方也能出台类似政策。

  从今年北京市两会上传来消息,按照计划,含金量更高的“9+N”2.0版的优化营商环境措施已发布,将聚焦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用水用气、纳税等领域,再推出一批短小精干、务实管用的改革举措,推动北京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意见也将出台,逐步扩大非公有制企业生产经营舒适度。在为北京营商环境优化点赞的同时,北京市人大代表、依文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华也提出,政府相关部分提供的政策“服务包”应惠及传统实体企业。她希望,企业能在“走出去”、本土品牌发展、扶贫方面获得更多政策支持。

  北京市人大代表、东城区女企业家协会会长、碧艾尔时装(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慧华就2019年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坚定不移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提几点建议:一是政府应切实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宽松的发展环境。包括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未来的发展的政策环境、税费负担环境、营商环境、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环境等。继续研究出台降低非公有制企业成本和提升民营企业自尊心、自豪感的政策措施,切实让遵纪守法的民营企业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

  二是加大相关政策宣传力度。有些企业并不清楚和了解出台的好政策,希望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广泛宣传,使更多企业切实了解政策。为民企增加更多的建言渠道,利用政策为企业服务,更好地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

  三是为实现一门一窗,实现一次不用跑,或者最多跑一次的企业办事的时效的同时。不断细化服务标准,提高服务质量,为中小重点企业送上服务包,持续释放民营经济的发展活力。

  围绕促进区域纺织业高质量发展的话题,江苏南通市政协委员、南通市纺织工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金鑫提出了多个建议。对于如何促进南通纺织业向中高端水平发展,他建议,一是安排专项资金。根据南通市2012年建立的“实施质量强市推进资金保障制度”在“3+3+N”的产业配套资金中安排推动本项目的专项资金。二是出台配套政策。从政府层面做好顶层设计,由南通市财政局、市质监局制定出台“南通市高端纺织业质量管理提升规范”相应的配套产业政策,对通过认证的企业给予适当奖励,力争2019年有100家以上纺织企业通过认证,以形成示范效应。三是做好协调服务。

  金鑫(2排左)谈到,“通謇一号鸡脚棉”经过多年培育,适宜无三丝的机械化采摘。他建议,“通謇一号鸡脚棉”江苏沿海滩涂作为先锋作物种植区,进一步总结经验和作法,在全国更大范围进行推广,为行业对高质量棉花原料需求提供保障。

  近年来,南通市积极推进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由我国近代实业家张謇1895年在唐闸镇创办的大生纱厂,开启了南通“一城三镇、城乡相间”的近代城市总体规划,形成了一个完整而独立的工业区。自2013年以来,唐闸近代工业文化遗存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启动。

  金鑫表示,在对标现代工业文化旅游中,唐闸镇近代工业遗存保护开发中存在资产管理分散、大生一厂工业旅游难以开放、大储一栈无法修复、棉机厂地块改造困难等问题。

  金鑫建议,一是加大大生纱厂保护和开发力度,二是加大唐闸古镇工业文化资源规划设计,三是加大唐闸工业文化遗产资源的整合和优化。让曾经被忽视的唐闸镇工业文化遗产价值重新恢复和发扬光大。

  今天,小编将陆军工程大学的张飒、王建江、赵芳共同撰写的研究论文“预氧化温度对静电纺Co/C复合纳米纤维形貌与结构的影响”的核心内容分享给大家。该文的第一作者张飒,陆军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师承王建江教授,从事军用功能材料的研究。希望将科技知识通过多渠道传播与分享,带给我国从事特种纤维材料研究与应用开发的科技人员些许启迪。

  陆军工程大学近期成为了网络和科技人员的热搜,陆军工程大学教授钱七虎荣获了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是我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的奠基人、防护工程学科的创立者、防护工程科技创新的引领者,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钱老毕生铸盾为报国,更可喜陆军工程大学军用功能材料科技传承新人多。

  研究人员通过选用聚丙烯腈(PAN)为碳源,采用具有铁磁性的钴盐掺杂的方式制备CoAc2/PAN复合纤维前驱体(掺杂具有铁磁性金属的碳纳米纤维是赋其磁特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再经过低温预氧化和高温碳化过程原位制备出Co纳米粒子镶嵌的碳纳米纤维,并探讨了环境因素和预氧化温度对纳米纤维的成形、形貌及结构的影响,找出适宜的制备工艺,为以后Co/C复合纳米纤维的应用奠定基础。

  研究人员发现:当预氧化温度为160℃时,纤维中的PAN未形成稳定的耐热梯形结构,在碳化时纤维扭曲,生成枝节状物质;当预氧化温度为230℃时,碳化后可得到表面光滑、均匀,结构完好的Co/C复合纳米纤维;当预氧化温度为300℃时,纤维中的聚合物大分子遭到破坏,导致后续的碳化结晶过程无法正常进行,纤维形成颗粒聚集态。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结合后期热处理过程,研究人员成功制备了金属Co掺杂的碳纳米纤维,并详细探讨了环境因素和预氧化温度对复合纤维形貌结构的影响,并得出以下三点结论:

  (1)在环境温度40℃、湿度30%条件下制备的CoAc2/PAN前驱体纤维具有良好的纤维形貌,以此作为原丝进行热处理可得到理想形貌的Co/C复合纳米纤维;

  (2)预氧化过程可使纤维形成稳定的耐热梯形结构,对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至关重要;

  (3)当预氧化温度为230℃,碳化后可得到表面光滑、均匀,结构完好的Co/C复合纳米纤维,且纤维由无定形碳和面心立方金属Co构成。

  张飒(1993—),男,河北晋州人,硕士研究生,师承王建江教授,从事军用功能材料方向的研究。

  前几天,江苏南通洋口港15万吨航道防波堤工程的一项关键技术--“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与新型结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了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实施方案专家组论证。

  据介绍,洋口港15万吨航道防波堤包含东西两段,总长6000米。在这次工程施工中,防波堤格栅板的纵筋和箍筋均采用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这一材料具备轻质、高强、耐腐蚀的特点,用它来替代钢筋,可消除钢筋锈蚀后带来的安全隐患,并能够解决传统建筑材料不能解决的部分技术难题。

  在现场察看了工程建设情况后,来自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专家们都认为,在海洋工程中用这一新型材料替代钢筋,是彻底解决锈蚀难题的有效办法之一,一致同意该技术项目通过论证。

  “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做格栅板,在我国近海工程建设中还是第一次大规模尝试。”项目负责人、教授级高工李荣表示,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洋口港航道工程的成功运用,对于未来普遍推广具有重要的借鉴和示范意义。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年,国际变局和中国战略抉择叠加,社会潮汐与行业周期性波动交织,注定不平凡、不平静。这一年,中国化纤行业总体运行质效良好,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引导企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产品研发上,并在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智能制造、原料创新道路上稳步前行。

  2018年,化纤行业在科技创新层面可谓多点开花。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的“干喷湿纺千吨级高强/百吨级中模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收获多年来碳纤维领域的最重磅奖励;由宁波大发化纤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发的“废旧聚酯高效再生及纤维制备产业化集成技术项目”荣获2018年度国际科技进步二等奖;“国产化 Lyocell纤维产业化成套技术及装备研发”、“超仿棉聚酯纤维及其纺织品产业化技术开发”、“静电喷射沉积碳纳米管增强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关键制备技术与应用”、“粗旦锦纶 6单丝及分纤母丝纺牵一步法高速纺关键技术与装备”等四个项目荣获“纺织之光”2018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特别是在2018年底,首条全国产化单线万吨Lyocell纤维生产线成功开车,运行平稳,产品质量达到设计要求。该产业化项目采用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Lyocell纤维产业化成套技术,是国内首条技术和全套装备完全自主设计制造的单线年攻关,从小试、中试到万吨级产业化硕果的延续。该项目的成功是我国在纤维领域国产化的一大突破。

  2018年,是化纤行业智能制造稳步推进的一年。这一年,数字化纤维全流程生产技术、产业链智能生产追溯系统、化纤生产智能物流系统、智能示范工厂和智能车间层出不穷,大大促进行业高效发展。

  2018年2月,恒逸石化与阿里云达成战略合作,启动代号名为“恒逸工业大脑·飞兔行动”项目,经过短短4个月的调整优化,项目在既不更新设备、也不改变原料和生产流程的基础上,燃煤发电效率提升了2.6%,最大程度拓宽了降本增效空间,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普及推广前景极为广阔。“恒逸工业大脑·飞兔行动”的出色表现,实现了数字化转型道路上的快速发展,为整个行业提供了智能制造和工业大数据的实践方向。未来,恒逸还将在智能生产优化、整体数字化转型、智能物流、企业大数据建设中、以石化产业为核心,向产业链上、下游展开,围绕整个石化行业产业链的产、供、销、研等方面展开深度扩展。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介绍,以恒逸、恒力、盛虹、荣盛、桐昆、新凤鸣等大型集团为代表的化纤企业,通过“机器换人”,从机械化向自动化转变,生产中的一些环节由人力换成了机器手或是自动线,节约了大量人力,降低了成本,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了制造业的回归;信息化和大数据在生产线上的应用,使数据成为可利用的资源,从而可为制造型企业全价值链协同发展提供服务;智能制造的规范化带来的产品品质的提升,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端小平分析,未来,智能制造必将给行业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并且进一步巩固传统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化纤行业共识,形态正在从责任向价值转变。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化纤行业围绕绿色制造展开了一系列行动,并取得了显著成就。

  2018年,化纤行业积极从正面引导行业走绿色发展道路,继续开展了“绿色纤维标志”认证工作,截至目前已有21家生物基化学纤维、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和原液着色化学纤维生产企业中的佼佼者获得了“绿色纤维标志”认证。这些企业均高度重视绿色纤维的相关工作,将其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在团队建设、生产和技术上配备了较强的力量,致力于实现纤维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可持续,为行业的绿色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绿色纤维评价技术要求》团体标准发布,绿色纤维评价已有标可依。

  除行业协会的正确引导外,企业也基于自身发展的要求,积极投身绿色发展并强强联手共建交流平台。唐山三友、赛得利联合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等共同发起成立了“再生纤维素纤维行业绿色发展联盟”,并发布三年行动计划。未来,相信在这个行业间相互监督、互相促进的绿色发展公共交流平台上,将最大程度减小再生纤维素纤维生产及全生命周期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当前,以欧盟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越来越多地将能否达到绿色纺织品标准作为进入市场的条件,加贴生态标志的商品更受市场欢迎。作为纤维老大的聚酯纤维一直因使用含锑催化剂而备受诟病。而在2018年,这一问题得到了实质性解决,浙江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新型钛系生态催化剂,为聚酯行业绿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8年,化纤行业还积极推广节能减排的相关技术,从源头上减少、消除废、污物的产生和排放等,倡导粘胶行业要“两条腿”走路,采用最好的节能减排技术和“三废”处理技术,并采用新的环保生产工艺。

  端小平分析,主动适应环保从严要求、应用节能减排技术给行业企业带来了新的机会,也给新进入者带来机会,从而改变原有的竞争格局,做得好的企业将会从竞争中胜出,既推动技术进步,又能获得更好的市场份额,同时为全社会的“绿水青山”建设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近年来,中国开放了国内企业PX生产限制,鼓励民营力量进入炼化领域。目前,恒力股份、恒逸石化、荣盛石化、桐昆股份、盛虹集团等都在通过“炼化一体化”向上游延伸,从而实现上中下游全产业链的发展战略。2018年,恒逸、荣盛等的石化项目更是受到人的高度关注。

  恒逸集团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与文莱政府合作建设了恒逸文莱大摩拉岛(PMB)石油化工项目。由此,恒逸布局最上游炼油炼化产业完成了关键一步,该项目投产意味着恒逸打通了整个石化化纤产业链的“最后一公里”,其中蕴含的产业能量堪比再造一个“新恒逸”,同时将为世界石化行业奠定基石。

  由荣盛集团主要投资的舟山绿色石化基地项目,是目前世界上炼油单体产业最大的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会大幅降低国内相关石化产业的价格,为中下游中小公司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石化产业是纺织业的源头,也是服装业等中国制造的重要支撑,毗邻舟山港的舟山绿色石化基地可以有力辐射长三角乃至长江腹地,发挥更大的带动作用。

  2018年12月26日上午,恒力股份下属公司恒力炼化建设完成的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于建设所在地大连长兴岛正式投料开车,这是国家炼业对非公有制企业放开的第一个重大炼化项目,恒力也成为全国首个开车的全资民营大型炼厂。随着项目投产在即,恒力股份现有产业链将进一步延伸至上游的芳烃、炼化环节,在行业内率先打通“原油-芳烃-精对苯二甲酸(PTA)-聚酯(PET)”业务通道,推动上市公司实现经营规模量的突破与经营质量质的飞跃,在一定程度上也将打破我国芳烃进口依存度高的不利局面。

  企业通过炼化一体化项目向产业链上游进军,打造从原油到纺织的全产业链布局,来确保原料的稳定供应,完善产业链配套,提高抗风险能力。这些大规模的由非公有制企业主导的炼化产能的投产,不仅为企业自身带来优势,同时也为整个化纤纺织行业构建了新的竞争优势,在原有的完整的纺织产业链配套优势、多样化的气候条件优势、智能制造带来用工大幅下降的优势的基础上,将为行业提供更多、更好、更便宜的化纤原料,这些竞争优势会让化纤行业继续稳步发展。

  2018年中,在原油价格波动、汇率变化、期货炒作及供求关系改变等多种因素刺激影响下,聚酯市场经历了一涨暴跌行情。到年底,聚酯链产品已跌破此前上涨的起点。端小平解释,近两年,由于效益良好,化纤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一定的不理性,导致新增产能集中释放对市场造成很多压力。但由于设备商对供应能力的控制,使这些产能稳步释放,对市场的冲击基本在可消化范围内。2019年虽仍有少数的产能计划投产,但由于行业景气度下滑,部分装置可能会推迟投产。端小平提醒企业,虽然行情已基本筑底,未来市场有望好转或反弹,但也要理性投资控制新增产能,好产品卖成“白菜价”未必是好事,要结合市场容量和议价能力进行考量,不参与期货投机炒作,行业企业要更自律、诚信,要避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果付之东流。

  2018年化纤企业出现分化,资源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端小平认为,2019年这种趋势仍将延续。他分析,大企业经营稳定、产品质量稳定,客户会促进向大企业集中。差别化、细分市场优势进一步显现。龙杰成功IPO、盛虹集团差别化做得较好并借壳上市,这就是对创新最好的回报。产业链协作与下游品牌商联系越来越紧密。以前品牌商挑选面料,现在开始挑选纤维,从纤维开始掌控产品质量,提升品牌价值。品牌商与纤维生产企业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了一种新的趋势。

  针对下一步行业工作,端小平提出两个继续、两个关注、一个紧盯:继续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除了创新外,主要防止产能过剩,防止新增产能死灰复燃;继续推动绿色发展,及时发布十大节能减排技术,做好绿色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行业绿色发展联盟和循环再利用工作;关注AI和大数据;关注新产品,国产莱赛尔纤维3万吨生产线投产,生物基聚乳酸纤维(PLA)也许会出现量大面广的突破,碳纤维等高科技纤维技术相继突破和应用等,这些都是化纤行业发展趋势;紧盯国家政策,向国家争取政策和资源,要把行业的好项目放到国家的“篮子”里。

...